大家好,乐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王珪字叔玠原文翻译,王珪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答案】【小题1】A【小题2】C【小题3】D【小题4】B【小题5】不然 / 郭君善善不能用 / 恶恶不能去 / 所以亡/今陛下知庐江之亡 / 其姬尚在/窃谓陛下以为是 / 审知其非 / 所谓知恶而不去也(3分,每一处错漏0.5分,扣完为止)【小题6】①古时天子有七个进谏规劝的大臣,都因谏言不被采用,而相继死亡。
2、②你们这些人都是我心腹之臣,竟然附顺下人欺瞒我,替人游说说情吗?【答案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A项:正:纠正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3、点评:对于实词的理解,要注意联系原文相关内容,可用代入法,在理顺文章大意的时候就将这道实词题解决。
4、每次遇到带点的实词,就将选项中的实词的含义代入,看是否通顺,这样以来,文章看完了,实词题也就解决了。
5、【小题2】试题分析:C乃:副词,表前后的逆接相背,“竟” 。
6、 A、则:连词,表连接,那么/副词用于加强判断,相当于“乃”、“即”。
7、 B 以:连词,表原因,“因为”/介词,用。
8、 D、其:第一人称代词,“我的”/第三人称代词,“它的”。
9、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10、点评:比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考生多注重意义而忽略用法,这极易导致判断的失误。
11、因为“意义”是现代人按现代汉语的习惯所作的解释,同一意义,可以有许多不同的翻译;而“用法”却不是这样,某一虚词在特定句子中的用法是有语法规则的,它具有稳定性。
12、所以,文言虚词的意义是由“用法”产生的,我们在辨析其异同时,应该遵循先“用法”后“意义”的原则,这样才能化繁为简,作出准确无误的辨析。
13、【小题3】试题分析:D项与所给句子都是被动句。
14、A和C为判断句。
15、B是倒装句。
16、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17、点评:高考中不会设题直接考查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现象,而是在翻译句子或理解词语题中涉及文言句式。
18、无论怎样考,都是着眼于理解和运用,即考查根据上下文的具体语境理解和辨别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19、【小题4】试题分析:①是王珪向皇上表示诚意与忠心的。
20、⑤是说太宗不计前嫌,委以重任。
21、这是王珪向皇上表明自己忠心劝谏的理由。
22、⑥是交代王珪辅政的事实。
23、故①⑤⑥都不是表现“雅正”的。
24、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
25、点评:人物传记类文段刻画人物的方式有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作者评述,它们可以是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也可以是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26、命题人有时便把虽能表现人物某种品质,但刻画方式不符合题干要求的文句混编到选项之中。
27、如果考生对题干要求不仔细推敲,一瞥而过,就极易受其误导。
28、【小题5】试题分析:“不然”用于转折,因此后边应该断开;“善善不能用”“恶恶不能去”句式结构一致,因此中间应该断开;“今”时间词,常常用于句首。
29、参考译文:不是这样的,郭君知道是好的意见却不采纳,知道是错的事情却不停止做,所以灭亡。
30、’如今陛下知道庐江王灭亡的原因,他的美姬还在你的身边,我看陛下认为这样做是对的。
31、知道那是错的事情(但还要继续做),这就是所谓知道不对的却不停止去做啊。
32、考点:断句。
33、点评: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
34、因此断句前先要通读几遍,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
35、在断句时,还应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句意的完整与否。
36、标点的使用要合乎规范,和现代汉语标点的用法相同。
37、加强诵读,增强语感,对断句标点有很大的帮助。
38、【小题6】试题分析:注意得分点:① “争”,规劝,后写作“诤”;“ 谏不用”被动句;句意各1分。
39、②“卿皆我腹心”判断句,“乃”竟然,句意各1分。
40、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41、点评:在翻译句子之前,首先找准得分点,即重要实词、虚词、词类活用、通假字、特殊句式等,确保得分点准确无误,对于疑难字词要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然后翻译时尽量直译,保持句意通顺。
42、参考译文: 王珪,字叔玠.性情沉静恬淡,为人正直,安于所遇,与人交往不苟且附和。
43、当时太宗任命他为谏议大夫。
44、太宗曾经说:“君臣同心同德,那么国家就会安定。
45、我虽不是贤明之君,但幸而有各大臣常加规劝及纠正我的过失,但愿这样可以使夫下太平吧。
46、”王珪进言说:“古时天子有七个进谏规劝的大臣,都因谏言不被采用,而相继死亡。
47、现在陛下发扬你的美德,采纳像我们这样的草野之人的意见,我愿竭尽愚钝之力,效力辅佐陛下。
48、”王珪以诚待人,进荐善言,并常常存心规劝,太宗更加信任他。
49、 一天,王珪进见,看见有一美人在皇上身边侍候。
50、太宗指着她说:“庐江王不行道义,杀了她的丈夫而纳她为妄,怎么会不灭亡呢?”王珪离开座位回答说:“陛下认为庐江王做得对还是不对呢?”皇上说:“杀了人却纳那人之妻,竟然还问我是对还是错,为什么呢?”王珪回答说:“我听说齐桓公到郭国,问老百姓:‘郭公为什么灭亡?’老百姓回答说:‘因为他能分清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51、’齐桓公说:‘如像你们这么说,他就是一个明君了,可为什么会到了灭亡的地步呀?’老百姓说:‘不是这样的,郭君知道是好的意见却不采纳,知道是错的事情却不停止做,所以灭亡。
52、’如今陛下知道庐江王灭亡的原因,他的美姬还在你的身边,我看陛下认为这样做是对的。
53、知道那是错的事情(但还要继续做),这就是所谓知道不对的却不停止去做啊。
54、”太宗十分欣赏他说的话。
55、 太宗派太常少卿祖孝孙用乐律来教授宫中的乐人,因这些乐人的技能没有长进,孝孙多次被皇上责怪。
56、王珪与温彦博共同进言说:“孝孙是恭谨之士,陛下让他来教女乐,又责备他,国人岂不认为皇上太轻视士人了吗?”太宗十分愤怒地说:“你们这些人都是我心腹之臣,竟然附顺下人欺瞒我,替人游说说情吗?”彦博惧怕,谢罪,但王珪不谢罪,他说:“我本来侍奉前皇太子,罪当受死,陛下您怜惜我的性命,任用我,让我担任重要的职务,并要求我忠诚效力。
57、现在陛下因私心而怀疑我,这是陛下对不起我,我没有辜负陛下。
58、”皇上默不作声,感到惭愧,于是就不再追究了。
59、当时,王珪与玄龄等一同辅佐朝政。
60、太宗对他说:“你给我评评玄龄等人的才干,并且说说,你与这些人相比谁更贤能?”王珪回答:“勤恳奉公为国,朝中事情没有不关心处理的,我不如玄龄;文才武略,将相之才兼备,我不如李靖;上奏详尽明了,思虑恰当,我不如彦博;治理繁重事务,事事必办妥,我不如戴胄;把谏诤作为自己的职责,以国君不及尧舜为耻辱,我不如魏征。
61、至于扦击坏人坏事奖励好人好事,疾恨邪恶喜好善美,我和他们相比有一点点长处。
62、”太宗称好。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