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登鹳雀楼注音版(古诗登鹳雀楼)

文天安
导读 大家好,乐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古诗登鹳雀楼注音版,古诗登鹳雀楼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有三首,最出

大家好,乐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古诗登鹳雀楼注音版,古诗登鹳雀楼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有三首,最出名就这首了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注释〗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

4、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5、2.白日:太阳。

6、3.依:依傍。

7、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8、4.穷:尽。

9、5.千里目:眼界宽阔。

10、6.更:再。

11、〖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12、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13、 〖诗意〗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14、 其中,前两句写所见。

15、“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

16、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17、 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

18、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

19、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

20、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

21、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

22、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

23、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24、 后两句写所想。

25、“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

26、“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

27、“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

28、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29、 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

30、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

31、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