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是什么意思(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蒲娥蓓
导读 大家好,乐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是什么意思,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

大家好,乐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是什么意思,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一树寒梅早发的原因是由于“近水”;第四句回应首句,是诗人把寒梅疑做是经冬而未消的白雪.一个“不知”加上一个“疑是”,写出诗人远望似雪非雪的迷离恍惚之境.最后定睛望去,才发现原来这是一树近水先发的寒梅,诗人的疑惑排除了,早梅之“早”也点出了。

2、  【早梅 唐·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  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销.  整体赏析  这首诗立意咏赞早梅的高洁,但作者并没有发一句议论和赞语,却将早梅的高洁品格和诗人的赞美之情清晰地刻划出来。

3、  “一树寒梅白玉条”描写早梅花开的娇美姿色。

4、“一树”实为满树,形容花开之密集而缤纷;“寒梅”指花开之早,还在冬末春初的寒冷季节,紧扣“早”字;“白玉条”生动地写出梅花洁白娇美的姿韵,像一块块白玉似的晶莹醒目。

5、这是对梅花外貌的描写,有形有神,令人陶醉。

6、  “迥临村路傍溪桥”,从生长环境中表现早梅的高洁品格。

7、花草本无知,不会选择生长环境,但这里诗人在真实的景物中,融入人的思想意念,仿佛寒梅是有意远离村路,而到偏僻的傍溪近水的小桥边,独自悄悄地开放。

8、这就赋予早梅以不竞逐尘世、无哗众取宠之心的高尚品格。

9、这样就使诗的意境显得开阔,进一步突出了早梅的高洁。

10、最后两句,抒发诗人初见桥边早梅的感受。

11、“不知近水花先发”是承上两句对早梅的铺写之后的转折,用惊叹的口吻表达了对近水梅花早开的惊喜之情。

12、“疑是经冬雪未销”写出“不知”的缘由,用一“疑”字,更为传神,它将诗人那时的惊喜之情渲染得淋漓尽致,似乎诗人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所看到的是梅花,而怀疑是不是未融化的冬雪重压枝头。

13、这就与首句的“白玉条”紧密呼应,喻比出梅花的洁白和凛然不屈的形象和品格,从而含蓄婉转地把诗意落到实处,使诗的主题得到进一步深化,加强了人们对早梅的倾慕之情。

14、  一首绝句,仅二十八个字,就能将梅花写得如此之美,除立意新颖之外,还在于诗人从现实生活的观察中,能捕捉住早梅的颜色(洁白)、地点(偏僻)、季节(早春)、气质(耐寒)、姿态(俏丽)等特征,加以艺术的提炼和概括,并借助像“白玉条”“冬雪压枝”等生动、形象的比喻,鲜明、传神地塑造出早梅的品貌和气质,使人生发出美不胜叹的感觉。

15、梅与雪常常在诗人笔下结成不解之缘,如许浑《早梅》诗云:“素艳雪凝树”,这是形容梅花似雪,而这首诗则是疑梅为雪,着意点是不同的。

16、对寒梅花发,形色的似玉如雪,不少诗人也都产生过类似的疑真的错觉。

17、  作者简介  张谓(生卒年不详), 字正言,河内(今河南沁阳市)人,唐朝诗人,《早梅》的作者,排行十四,唐代。

18、天宝二年登进士第,约十三、四载,入安西节度副大使封常清幕,参预谋划有功。

19、肃宗乾元元年(758)为尚书郎,出使夏口,与故友李白相遇。

20、代宗永泰初,在淮南田神功幕中任军职。

21、乾元中为尚书郎,大历二、三年任潭州刺史,与诗人元结有交往,后入朝为太子左庶子,六年(771)冬,任礼部侍郎,典七、八、九年贡举,时人称其能“妙选彦才”,复知东都举。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