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最新(初中语文课程标准)

梁义涛
导读 大家好,乐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最新,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初中语

大家好,乐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最新,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初中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中对初中生(7~9年级)语文方面应具备的能力提出了要求:(一)识字与写字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2.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3.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二)阅读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3.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扩展自己的视野.4.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5.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6.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7.能够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8.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9.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10.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11.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12.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13.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语言上的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14.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15.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三)写作1.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2.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4.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5.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6.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7.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8.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9.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10.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0万字,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四)口语交际1.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2.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说话观点和意图.3.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4.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5.在交流过程中,能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6.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7.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8.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五)综合性学习1.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2.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3.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4.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初中语文新课标解读学科特点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源于语文的交际功能,而其人文性是源于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工具性着重指明学生“应学什么、怎么学”,人文性则重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是唯一可以在生活中长时间使用,甚至影响事业、家庭的重工业.课程理念1.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写字、阅读、作文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语文逻辑思维能力——在生活中善于运用语文的能力.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学习主要不是靠传授知识、揭示规律,而是靠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感悟、习得,逐渐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语文教学要重听说读写整合、重实践、重积累、重熏陶,在反复实践中,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学生语文素养能力形成一般是在初中阶段定型的,阅读速度高低就是最明显的体现.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旧比较1.语文性质功用的回归:由注重思想性、工具性而弱化思想性,强调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2.语文教学观念的转变:由内容分析本位而重视语感积累.语文老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必须落实语言素养训练方面的目标,这是保证语文课上出语文味的关键.在教学中要摆正篇章分析与学生感悟的关系,还是要讲精彩讲到位的,不是完全排斥分析,而是要把分析当成帮助学生领悟的手段,而非目的.但坚决反对对课文作琐碎的、微言大义的分析.整体感悟绝不等于主题先行,主题先行的方式存在一定问题,因为我们在课堂教学的逻辑关系中应处理好演绎和归纳的关系.根据思维发展的规律来看,归纳教学优于演绎式教学,我们可以试想:中心意图都明确了,再分析不是浪费时间嘛.3.语文教学重心的转移:由强调接受信息而较为强调搜集、筛选、整合、处理和生发(生发要多反思,找教材的毛病)信息.由知识中心论而重视语文历练实践.4.学习方式的倡导:由被动接受而自主、合作、探究.简单概括就是“对话(讨论)”.5.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激活:由课堂中心而接近社会生活.新教材的选文较接近学生年龄和生活实际,可供选择学习的篇目多了.师生能够自主地参与课程的开发,把“学什么”的权利交给学生;学校和教师应有自主选择教材的权利;教师应有开发语文教育资源的自主性;学生与课程文本应是一种互动的关系,而不是被动接受“别人已经编定的课本”.语文教师应把自己置于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地位,应成为平等对话的引导者.教学内容应吸收学生的经验,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求知欲、探究欲.教师不应把整个教学过程看成是既定教案的一板一眼的演绎,而应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既定的教案.对话意识已深入教师内心,但不能狭义地理解为师生或生生间的讨论,课堂教学不能仅仅着眼于怎么教,仅仅关注教法的探索还是形式的,更多的是要关注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的重构.6.新比旧更强调语文要在交际中、活动中、情境中、探究中的开窍学习.7.新比旧更强调聆听、口语表达与交际写作.8.以往侧重从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上提出教学要求,新课标对三维、学习习惯明确、系统地提出了学习目标.9.提出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更实用、实际.个人观点,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多用于搜集积累、习惯养成、课外延伸、激发兴趣,不宜于公开课.。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